濟三煤礦以“錨定煤質管理 打造行業標桿”為戰略指引,將“優化產品結構、提升經濟效益”作為生產經營的核心目標,創新打出“專項行動+機制創新+精準調控”組合拳,在生產經營“主戰場”上突圍破局,以實打實的效益成果與過硬的煤質管理成效,為全年目標完成注入強勁動能。
“集中提升、單提單放、提量增效”專項行動,是濟三煤礦推動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。為充分發揮洗選設備效能,該礦通過優化設備運行調度方案,確保設備資源合理分配;升級運維保障方案,減少設備故障停機時間;強化班組協作機制,提升設備操作與維護效率。一系列舉措下,洗選設備滿負荷運轉效能得到全力釋放。與此同時,構建“生產-市場”雙維度聯動機制,實時對接市場需求,動態調整產品比例,精準規劃發運節奏,“產得出、賣得好”的良性循環就此形成。以9月份為例,依托主力采面穩定的生產優勢,針對性采取“爭上旬、暢中旬、控下旬”發運策略,充分發揮鐵水聯運優勢,加大各流向高煤質產品發運量,實現增精煤、增效益的“保量增效”目標,以實際行動響應兗礦能源“煤質過硬、效益領先”的要求。
為持續鞏固拓展效益成果,該礦緊扣兗礦能源工作要求,明確“源頭把控、精細洗選、市場導向、精算細賬”四項重點工作方向,以更實舉措推動礦井發展質效再提升。
筑牢原煤質量“首道防線”。圍繞“預控原煤質量”核心任務,進一步完善原煤采樣管理體系,通過優化采樣點位布局、規范采樣操作流程、強化采樣數據核驗,確保實時精準掌握原煤質量動態。針對工作面過斷層等煤質易波動的關鍵時期,增加采樣頻次,采樣數據準確率穩定在99.5%以上,為后續洗選加工方案優化、產品價值精準定位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
打造產品“金字招牌”。根據原煤產量動態變化,科學調配重介三系統生產負荷,確保實現“原煤產量-洗選能力”高效匹配。嚴格執行兗礦能源產品質量標準,建立“質量管控責任清單”,明確在精煤市場低迷時期,2#精煤灰分必須精準控制在8.50%以下,以高品質產品贏得市場認可。
深化實施“三場聯動”。以“現場、采場、市場”深度對接為抓手,在市場弱勢時對動力煤、混煤實施精細化管控,通過“向灰分0.1%要效益”挖掘產品價值;同步建立市場與現場聯動機制,動態調控產品結構、生產適銷品種,在提升2#精煤、動力煤、塊煤產出率的同時,提高商品煤綜合單價,實現“市場導向、質量支撐、效益目標”經營閉環。
激活銷售“效益引擎”。聚焦經營管理關鍵環節,算細洗煤效益變化賬、礦井產量變化賬、煤質指標變化影響賬、庫存緩沖能力賬、公司運能流向影響效益賬、各流向發運能力賬、運輸費用賬“七筆賬”。將月度發運量細化分解至每日,實行“以天計量、按日管控”,為各項指標圓滿完成提供堅實保障。
(未經授權禁止轉載)